正风肃纪 净化政治生态——新的伟大工程之反腐倡廉建设篇
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崇廉拒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
党廉则政清,政清则国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重拳出击,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使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逐渐形成标本兼治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严字当头 重拳打虎拍蝇
这是一个成立96周年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大党。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执政党最怕的莫过于腐败蛀体、人亡政息。
“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打虎拍蝇”……过去的五年,这些反腐热词已家喻户晓。“言必行,行必果”的反腐行动带来人民真心点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反腐的决心与勇气。
——“打虎”无禁区。敢于直面高层腐败,身居要职的一些人“刑不上大夫”的幻想彻底破灭。
2012年12月6日,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成为党的十八大以后被调查的第一个省部级干部。
而这仅仅是开始。五年里,苏荣、徐才厚、周永康、令计划、郭伯雄等一批曾被认为难以撬动的“大老虎”纷纷落马;王珉、白恩培等已离任退休的“老虎”也难逃追责。
2017年1月9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公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最新成绩单: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
——“拍蝇”不手软。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断向基层延伸,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贪”再无苟存之所。
2017年“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在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涉农资金管理等民生领域查办“蝇贪”17410人。
在河南省新安县一民政所所长家中,办案人员发现267本存折,冒领50余万元老百姓的保命钱;在甘肃岷县职业中专,职教中心原主任常克杰等4人,套取和截留国家助学金300多万元……
相比于“大老虎”,群众对近在身边的“蝇贪”“蚁贪”更有切肤之痛。发生在基层的小官贪腐,损害着百姓的切身利益,啃噬着百姓的获得感,更挥霍了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走向深入。
2016年岁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了最新判断: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81%增长到2016年的92.9%。
用数据和成效说话的反腐成绩单,兑现了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党心民心。
天网追逃 腐败没有“避罪天堂”
2016年11月16日,在辗转多国逃亡13年后,“百名红通”头号嫌犯、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归案,成为中国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进程中的标志性一页。
“能捞就捞,不行就跑”“大贪逃英美,小贪逃亚非”这曾是腐败分子为自己留下的安全退路。如今,即便插翅飞往海外也难逃“恢恢天网”。
2015年4月,综合运用警务、检务、外交、金融等手段,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天网行动”正式启动;发布“百名红通人员”名单,杨秀珠、李华波、乔建军、闫永明等赫然上榜。
2017年4月,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公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追逃追赃成果:截至2017年3月31日,通过“天网行动”先后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2873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476人,追回赃款89.9亿元人民币。截至4月底,追回“百名红通人员”40人。
不久前,中央追逃办曝光22名外逃分子具体到街道社区的海外“藏身处”,呈现出“不怕打草惊蛇”,誓要震慑到底的魄力。
压力之下,效果显著。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外逃人数逐年大幅下降,从2014年的101人下降到2017年外逃仅4人。
2014年11月,北京APEC峰会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通过《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
近年来,中国反腐行动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当今世界“现象级”的政治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将其纳入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天网行动”“猎狐行动”“红色通缉”一项项举措力度大、步伐快、见实效。
对内“打虎拍蝇”,对外“天网追逃”。与此同时,反腐体系更加注重扎紧“制度篱笆”,防堵贪官可钻空隙,建立起防腐、追腐的立体式天网。
高悬利剑 横纵巡视监督覆盖
5年,12轮中央巡视,对277个单位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同时对16个省区市开展“回头看”,对4个单位进行“机动式”巡视。
从2013年5月第一轮巡视正式启动,到2017年6月最后一轮巡视反馈结束,被称为“钦差大臣”“八府巡按”的中央巡视组完成了对省区市地方、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和中管高校等5个“板块”的巡视,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把巡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成为一把动真碰硬除贪腐的“利剑”,掀起了一场雷霆万钧的反腐风暴。
第一轮巡视时,发现有地方“由于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措施,导致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出让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第十一轮巡视反馈“一些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多轮巡视指出“超标准公务接待、收受礼品”“公款旅游、公款送礼”等问题。
在巡视过程中,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辽宁拉票贿选案等一系列重大案件相继被揭露;巡视组进驻山西,揭开该省“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盖子……
中纪委统计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中纪委执纪审查的中管干部中,50%以上的线索来自巡视。
安徽省一位基层纪委干部认为,中央巡视反映的问题,在基层或多或少都存在。中央动真格,地方也来不得半点虚假,带动问题从上到下、从点到面得到解决。
中央巡视传导推动地方巡视深入开展,横纵监督覆盖,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截至2017年4月底,根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厅局级干部1225人,县处级干部8684人。
“巡察组来社区了,我要去反映情况。”一大早,杭州市西湖区村口社区的居民俞立平(化名)来到社区办公点。几天前听说区里的巡察组在社区接待群众来访,老俞特意赶过去反映问题。
反腐要解决“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问题,关键是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落实到基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市县党委不断深化政治巡察,织密基层党内监督之网。截至今年5月底,共巡察党组织14.4万个,受理来信、来电、来访38万余件次,与基层党员干部个别谈话121万余人次,畅通基层群众直接反映问题渠道、揪出身边的腐败,巡察监督利剑作用初显成效。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表示,党章规定了中央和省区市党委两级巡视制度,而在市、县两级开展巡察,延伸了巡视的触角,有效填补对县以下党组织的巡视监督空白。
从巡视到巡察,推动形成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的工作格局,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感受到反腐倡廉的成果。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净化政治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五年来,反腐成果正在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转变。
如今,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仍将继续保持下去,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